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近年来,东涌镇始终将双拥工作视为维系军民血肉联系的坚实纽带,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双拥工作呈现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
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伍。受访者 供图
多举并措
结下“从军成才”硕果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兵员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东涌镇坚持推动部队所需与地方所能无缝对接,持续优化高素质兵员征集环境,多措并举为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吸引优秀青年源源不断汇入强军洪流。
真情帮扶解兵忧。2022年,东涌镇马克村一名军人首次荣立三等功后,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送去慰问与关怀,并从镇双拥工作经费中拨出资金,用于改善其母亲的生活和居住条件,着力解决其后顾之忧。这份来自家乡的坚实支持,化为他在军营奋勇争先的强大动力。2024年,他凭借第二次荣立三等功的过硬表现,成功获得破格录取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的宝贵机会,也成为地方拥军优属政策与军人矢志报国情怀深度交融、相互成就的生动典范。
兵员素质稳步升。东涌镇始终严把兵员质量关,致力于输送优质青年投身国防事业。2022年选送的优秀兵源中,已有两人于2024年成功考入军校,在更高的平台上淬炼成长,展现了东涌镇兵源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力。
维和阅兵显担当。近年来,东涌镇培养的优秀人才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国争光。东涌社区和小乌村2名优秀士兵下半年将代表部队,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石基村1名优秀士兵光荣加入维和部队,将远赴异国他乡执行任务,以实际行动展现中国军人的担当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输送兵源筑长城。近两年,东涌镇持续向部队输送优质兵源47人,源源不断地为强军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这些青年带着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投身军营,在各自岗位上磨砺成长,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坚持服务保障
真情帮扶解兵忧
出口连着入口,退伍连着入伍。近年来,东涌镇紧紧围绕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优抚帮扶、就业创业扶持等核心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各项工作,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涌镇准确把握新时代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今年上半年,东涌镇组织举办专题学习会、主题党日、线上学习平台等学习培训6场,切实将政治站位转化为服务效能,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全员跟进”的工作格局。
慰问生病现役军人家属。受访者 供图
东涌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加强关心关爱提升军人军属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聚焦春节、“八一”建军节等关键节点,组织开展面向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集中慰问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心坎上。
二是精准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制度,上半年走访慰问立功受奖、参战老兵、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和生病住院退役军人170多人次。
三是扎实开展帮扶解困工作,对5名低保低收入退役军人和6名独居退役军人实施专项帮扶,建立“工作人员+红棉老兵”定期探访机制,每季度开展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
慰问生病住院退役军人。受访者 供图
东涌镇还始终秉承“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坚持常态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让双拥文化在东涌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主题党日活动。受访者 供图
东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拓宽双拥政策、先进事迹宣传渠道,全方位营造崇军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做好现役军人立功受奖的宣传表彰,以隆重仪式为1名荣立三等功、7名获评“四有”优秀士兵的军人家庭登门送喜报。持续深化社会化拥军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新增2家双拥门店、1家双拥企业,进一步丰富拥军服务场景,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局面。
组织专题学习。受访者 供图
东涌镇双拥工作的累累硕果,根植于对国防事业的深刻认同与对军人军属的深厚情谊。未来,东涌镇人民武装部、东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继续锚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携手广大官兵和军属,共同书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走访慰问参加维和部队的现役军人家属。受访者 供图
南方+记者 郑国豪 张翊伟
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易投投配资,炒股杠杆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