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7月23日报道
2025业已过半,汽车销量的中场战事结果已出,但今年的理想,似乎不够理想。
理想,跌落新势力销量头把交椅,上半年的“销冠”宝座,被拥有“半价理想”之称的零跑逆袭拿下,尽管理想以20.39万销量暂居第二,但距离下调后64万的年销目标,依然还差很远。
这次“销冠”位置的失去,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在新能源车市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当增程路线的先发优势红利不再,曾经牢固的“家庭用车”护城河也被击穿,理想,如何找到下一个新增长点,这将成为能否领跑下一个十年的关键。
理想两面下注,一方面再战纯电,加速布局纯电产品矩阵;另一方面,则是加码AI智能化领域,豪掷111亿元研发费用,押注“VLA模型”,用智驾技术筑起新的“护城河”。
搭载了理想最先进智驾系统的理想i8,是理想“纯电+AI”战略布局的一次关键“落子”,也是最直接的成果检验,是理想不能输的一战。
01 再战纯电,理想i8至关重要
理想i8的发布,是理想向纯电领域发起的再进攻,也是理想的“背水一战”。
一直以来,主打增程路线的理想,看似繁花着锦,其实早已暗藏危机。
理想财报显示,2024年,理想营收达1445亿元,同比增加16.6%,但净利润却在下滑,2024年净利80亿元,较2023年118亿元减少31.9%,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22.2%下降至2024年的20.5%。
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总营收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41.4%;净利润为6.466亿元,同比增长9.4%,环比下滑81.7%;同期,理想汽车交付总量为92864辆,虽然创下历史新高,但单车均价却从2024年一季度的31.84万元下滑至27.89万元,降了近4万元。
很明显,理想的“以价换量”,也未能将其拖出“增速不增利”的漩涡,卖的多了,但是挣得少了,究其原因,理想一直在一条腿走路。
理想一直以来的成功,得益于“增程+冰箱彩电大沙发”路线,以及对“家庭出行”场景的精准定位,但这个赛道已然变的拥挤。
一方面,小鹏、小米、极氪、智己、深蓝、阿维塔等品牌,开始加码增程产品计划,另一方面,随着问界、零跑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家庭用车蓝海已变成多家角斗的红海,比如:“理想平替”之称的零跑及华为智能加持的AITO问界品牌的围追堵截。
15万区间售价的(丨)增程版有着与相近的配置,与M9更是与理想汽车的L7与L9贴身肉搏,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长驱直入理想的舒适区。
群狼环伺,当下销量增长乏力的理想汽车,亟需在纯电市场打造新的增长曲线,补齐短板,两条腿大步跑,理想首款纯电车型——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年前,理想MEGA的发布,吹响了进攻纯电汽车市场的冲锋号,但因为设计争议、舆论影响、55.98万元的过高定价及市场接受度不足等原因,理想MEGA销量遇冷,在2024年仅完成交付1.3万辆。
理想首战纯电即遭遇“滑铁卢”,这沉重一击,打乱了理想进军纯电的节奏,让理想在纯电领域复制增程领域战绩的计划落空,李想痛定思痛,最终决定全面延期理想纯电战略落地,静心打磨产品。
而理想i8就是理想纯电蓄力一年后的第二款产品,是理想在纯电市场的再次亮剑,这对理想至关重要,因为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不会给一个品牌再次试错的机会,作为理想汽车证明自己在纯电赛道实力的扛鼎之作,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奋力一博。
02 纯电大六座“修罗场”,理想i8凭何胜出
理想i8不容有失,这也让李想格外的重视。
近日,李想在社交网络上,就理想i8与用户深入探讨,从i8产品的定义,到发布会的选址、形式,从内饰设计的理念到充电网络“基建狂魔”的背后的故事等,事无巨细。
这既是与用户推心置腹的坦诚沟通,同时也是在进行舆论铺垫与引导,这无疑也是吸取了理想MEGA在上市传播过程中,舆论惨案的“踩坑”教训。
那么,理想i8究竟想做一款什么车,又凭何有信心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李想分享的产品理念中,或许可见一斑。
李想称i8代表了理想“在纯电SUV领域对‘三排六座’大空间的最新思考”,是继特斯拉“首次定义纯电SUV”之后的“再次定义纯电SUV”。
可以看出,理想i8的野心很大,切入点也很精准。
首先,纯电大六座的定位,纯电六座家用市场,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新战场,乐道L90、问界M8攻城略地,特斯拉也官宣加入战局。
家庭用户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对第三排空间舒适的追求,成为这轮竞争的关键点。这条路,也是自起,就被理想反复验证过的成功路径。
其次,是基于“三排六座”用户需求出发,再次定义纯电SUV。
理想i8沿用理想纯电家族高铁设计风格,这让理想i8看上去既像SUV又像MPV,这是其造型设计争议之处,但这种设计,恰恰也是为理想i8打造「对的空间」的基础。
理想以做MPV的思路做SUV,i8采用短前悬、压低车头的设计,极大改善了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膝部空间、窗户视野,带来极致舒适的同时,又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阻,增加续航里程。
正如李想所说,理想i8是要在「对的空间」和「重要的人」一起,体验「幸福」。至此,当造型争议转化成为实实在在为用户提供更大空间的「用户价值」,理想i8完成了对纯电SUV的再定义,也引导用户将对造型的争议聚焦转为对空间能力的关注。
此外,纯电车型最为重要的续航与补能,续航方面,包括800V高压平台、5C超充技术及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规模化应用,最高720km续航,配合12分钟补能500公里的超充技术,解决续航痛点。
而且,这款车还自带覆盖城市与高速,累计2862座的超充站的豪横「嫁妆」,可最大程度的解决补能问题。
去年MEGA“失利”,理想内部也曾反思,认为当前纯电用户的焦虑不止单纯的续航,还有补能,完善补能网络是左右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于是,近一年来,理想狂补补能短板,变身超充“基建狂魔”。
今年4月上海车展,MEGA上新Home版本,6月,理想MEGA拿下50万元以上MPV销量第一,造型、三电不变,除了舒适性等产品力的提升之外,完善的补能网络,也为销量的提升增砖添瓦,理想补能布局的优势初现。
此外,理想押注AI智能,早在去年就发布了端到端+VLM智驾方案,在智驾方面迈入第一梯队水准,据悉,理想i8将配备激光雷达及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Drive AGX Thor-U智驾芯片,支持城市NOA。
可以说,i8在产品力上下足了功夫,既承袭了过往理想“家庭场景”与“大空间”的卖点,又配备全新电动化平台技术,在续航、快充、智能上全面升级,共同其撑起高端智能纯电路线。理想在“舒适体验”之外,要用硬核技术讲好一个新故事。
目前,理想i8已正式开启预订,预售价35万-40万元,一方面理想要hold住5C电池、激光雷达等高成本配置,一方面,又要注意避免与理想L系手足相残,但与竞品相比,这个价格并不足够“香”。
比如,乐道L90起售仅27.99万,BaaS电池租用方案后降至19.39万元起,此外、小鹏X9及即将上市的特斯拉 Model YL、问界M8纯电版,还有纯电之外的N9、长城高山等等,也都将是其强劲的对手,要一举成功,理想i8,作为“理想全面纯电转型”关键产品,在定价上还需要再多加琢磨。
六年前,理想one硬生生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增程市场,增程大六座车型成为最热门销量最好的车型之一,理想也借助先发优势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如今,站在从“增程舒适区”向“纯电深水区”跨越的十字路口,理想i8的登场,背负着扭转纯电战局、重塑品牌增长曲线的重担,这场 “背水一战” 的最终答案,最终还要交给市场与用户,但可以肯定的是,理想i8的每一步,不仅改写着理想的未来,也牵动着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格局走向。
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易投投配资,炒股杠杆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