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以来,A股指数持续上扬。7月23日,上证指数在盘中重回3600点,又于24日收盘正式落定于3605.73点。 在A股重回3600点的背后,多项A股数据在近期创下新高:7月21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776.88亿元,创下3月中旬以来新高,且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的比例时隔四个月再次突破10%这一关键阈值,达到10.29%。 从年初的3350 点左右到3600点,A股在上半年取得了不俗的增长。这一增长态势是否能够持续,券商机构们是如何看待?
轮动还是继续突破?
从6月23日以来,A股成交额大幅回升,Wind全A指数成交额从1.1万亿元增加至1.9万亿元。 对于成交额的快速攀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投资者正憧憬未来更多的资金面(政府+机构+个人)改善推动A股重启“流动性牛市”。
该机构同时强调,热络的情绪对场内资金的推动作用已逼近短期峰值:考虑到维稳基金和保险资金入市并非边际催化,若仅凭场内资金推动,其认为A股市场成交额的峰值可能在2.2万亿元左右,当前成交额1.9万亿元已逼近峰值。
该机构预计市场将步入轮动状态。在政策对基本面的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的背景下,若成交额的流动性推动逼近短期峰值,市场将重回轮动;同时在市场受情绪面而非基本面主导时,整体波动率容易被放大,投资者需留意轮动期间市场高波动率对组合收益的潜在影响。
相较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的谨慎观点,信达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樊继拓认为,战略上,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类似2014年下半年的突破,战术上要等待经济或政策的催化。
樊继拓强调,战略上,去年10月以来震荡市的特征有:估值位置偏低、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各类主题机会活跃,这些很像2013年-2014年中和2019年的震荡市,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更全面的牛市。战术层面,之前突破的临界点(2014年7月和2020年7月)均有政策和经济高频数据催化,目前需要等待观察1-2个月。
樊继拓补充道,去年9月以来风格类似2013年,后续可能会发展成2014年的风格。他同时指出,目前市场特征是:虽然自上而下宏观经济尚未出现超预期变化,但股市中结构性机会很多。
“反内卷”从主题向主线过渡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再次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问题,市场对本次会议是否释放出供给侧改革2.0的信号保持高度关注,“反内卷”政策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认为,近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项目(以下简称“雅下项目”)开工和煤炭行业限制超产等政策助力下“反内卷”主线逐渐形成。 华泰证券同时指出,“反内卷”主线背后是政策力度和市场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其一,此前部分投资者担忧本轮“反内卷”缺乏需求侧政策配合,雅下项目落地提供了积极信号,下半年信用和库存周期拐点渐次出现、ROE 企稳回升的能见度进一步上升;其二,本轮“反内卷”政策已完成政策定调和顶层设计,从行业自律到限制超产等行政措施,更多核心行业配套政策有望出台,推动“反内卷”进入“深水区”。 华泰证券同时强调,“反内卷”从主题向主线过渡,配置上关注三条择线思路:1、资金视角,配置型资金偏好的低估值、低筹码、高分红品种,如建材、煤炭、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等;2、胜率视角,产能有自然出清迹象的风电、普钢、农化制品、民爆等;3、赔率视角,受益于“反内卷”,且估值和筹码已较充分计入悲观预期的光伏等,但注意短期交易拥挤度问题。
针对“反内卷”,中信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 “内卷式”竞争问题待解。相比于2015年,本轮“反内卷”主要存在行业覆盖面广、企业自发参与减产意愿偏弱、民企占比更高等三重差异,政策的影响或更多体现在长周期维度。
中信证券强调,价格领域或为政策端持续关注、持续发力的重点,但针对不同行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政策发力方式。中信证券看来,短期内,或以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落地为抓手;中长期来看,仍需深化政绩考核改革,由比拼发展速度转向比拼发展质量。真正突破“内卷”需要持续创新,国有资本或将引领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统筹: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易投投配资,炒股杠杆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